塑料百科suliaobaik2Du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手 机:17898826917

邮 箱:40045692@qq.com

Q  Q:40045692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国顺路936号5幢

塑料循环再生年末大盘点:国内政策

时间:2019-12-18 11:46 阅读:801 来源:互联网

中国垃圾回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中国目前的垃圾回收体系面临挑战。全国城市的垃圾已从2010年的1.5亿吨增长到2016年的2.2亿吨。沿海省份是主要的废弃物的产生者,还有大型城市,例如上海和北京,这也是这些城市先行的必要性。

中国城市的废物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占60%,焚化占38%,这种废物处理方式对土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城市垃圾中,食物垃圾占50%以上,而塑料占12%排在第二位,因此,对食物垃圾进行堆肥等就地处置可以大量减少餐厨垃圾的处理量。

 

在垃圾对于发电的贡献组成中由于塑料的高热值,塑料含量高达62%。开展废物分类和回收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压力并提高可回收率。

 

中国塑料生产和消费现状

据统计,2018年全世界塑料产量达到3.59亿吨,而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塑料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的30%。中国的塑料消费也是世界第一,2018年生产的塑料制品达到6042.15万吨。中国(不含港澳台)人均消费塑料为45.1千克(按总人口约为13.4亿人计)。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均塑料消费大多在 120 千克以上。塑料在电子电器、汽车、塑料袋等领域用途的扩大,伴随而来的报废产品,塑料材料及塑料制件的废弃数量与日俱增。

中国塑料废弃物产量每年8000多万吨,再生利用率约为20%,废塑料包装回收率低。中国当年塑料制品的废弃率高达45%~55%,但回收及再生利用增长率却低于5%。

后端的塑料回收再生行业也是随着中国废塑料进口发展起来的。资源再生行业之前的利润是依靠废塑料近乎零成本进口,以及环境成本为代价的。而在2017年起中国禁止废塑料进口,加强环境监管,废塑料收集成本,环境、土地、人力成本已经难以支撑传统的体系,行业面临转型,如何建立更高品质的回收体系,提高利用率成为关键因素。国内后端废弃物回收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中国垃圾回收主要包括市政垃圾回收,和体系外的以拾荒者为主,他们主要收回废旧的塑料、包装、容器等。

国际原油价格自2018年下半年油价变化,我们会看到新料价格不断下降,导致以往的再生塑料低于新料价格的格局被打破。这一现实,让塑料再生行业更加困难,更加迫切需要从塑料生产的源头去减少塑料的生产和再生。

政策措施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在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由此也引发了全球的塑料风云变动。同时提出”必须加快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国内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率,到2020年,将国内固体废物回收量由2015年的2.46亿吨提高到3.5亿吨。”

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环境部等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以提高资源回收率。2017年,发改委住建部就已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初国务院就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试点城市在固体废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进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培育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骨干企业。《固废法》目前已进入修订进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写入草案。2019年7月上海带头开展的垃圾分类拉开这场垃圾分类的序幕。 2019年9月,中央深改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的强大政策信号。

01、农膜和农药包装

农膜作为对土壤污染破坏很大的一次性塑料,成为政策重点,国家各部委相继发出相关行动计划。2016年5月环境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提出“到2017年底前,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等部门规章。到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2017年5月,农业部发布《农膜回收行动方案》,在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启动建设100个地膜治理示范县,通过2-3年的时间,实现示范县加厚地膜全面推广使用、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建立、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率先实现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2018年11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又再次提到加强地膜等废弃物处理利用,推进地膜捡拾机械化,推动废旧地回收加工再利用。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研发和试验示范。加强用化学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以回收、处理等环节为重点,提升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再利用水平。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回收利用体系。推广应用标准地膜,禁止生产和使用厚度低于0.01毫米的地膜。有条件的城市,将地膜回收作为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必要环节,全面推进机械化回收。到2020年,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又一次将农膜和农药包装物放入其中,按照“谁购买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原则,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奖励或使用者押金返还等制度,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实施无害化处理。

02、一次性塑料

发改委在《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制定发布限制生产和销售的一次性消费品名录及管理办法,对纳入目录的产品实行分类管理,制定完善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相关政策。支持研发可重复使用的替代产品。研究制定一次性产品的生态设计标准,提高回收利用率。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城市中,将一次性塑料的规范放入,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扩大可降解塑料产品应用范围。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到2020年,基本实现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在宾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创建绿色商场,销售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的绿色流通主体。

03、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国务院于2016年12月发布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中的目标为到2020年,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相关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产品生态设计取得重大进展,重点品种的废弃产品规范回收与循环利用率平均达到40%。

到2025年,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基本完善,重点领域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运行有序,产品生态设计普遍推行,重点产品的再生原料使用比例达到20%,废弃产品规范回收与循环利用率平均达到50%。并率先确定对电器电子、汽车、铅酸蓄电池和包装物等4类产品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2017年5月发改委在《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主要指标: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54.6%左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万亿元。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开展新品种废弃物回收利用示范。推动太阳蓄电池、碳纤维材料、生物基纤维、复合材料和节能灯等新品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推进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利用。选择快递业为切入点,开展物流业包装标准化和分类回收利用试点,推广使用可降解的胶带、环保填充物、可再生纸张和环保油墨印刷的封装物品等物料辅料,鼓励企业对包装箱、总包袋进行循环利用,提高循环利用率。

实施原料替代战略,引导生产企业加大再生原料的使用比例。分类发布再生产品和再生原料标准和目录,建立再生产品(再制造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制度。率先推动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提高再生原料使用比例。推广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或道路中,支持使用一定比例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进大宗固体废物替代建材原料,限制同类天然建材原料开采。

04、监管体系

《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建立企业循环经济信用评价制度,将企业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息、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安全环保信息、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质量信息等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支持开展企业绿色(环境)信用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作为信贷审批、贷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在循环经济相关补贴、优惠政策等方面优先支持,对失信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采取联合惩戒措施。

05、推动塑料再生产业发展

在《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到2020年,国家重点支持100家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推动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

2017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于废塑料,大力推进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支持不同品质废塑料的多元化、高值化利用。以当前资源量大、再生利用率高的品种为重点,鼓励开展废塑料重点品种再生利用示范,推广规模化的废塑料破碎-分选-改性-造粒先进高效生产线,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动低品质、易污染环境的废塑料资源化利用,鼓励对生活垃圾塑料进行无污染的能源化利用,逐步减少废塑料填埋。到2020年,国内产生的废塑料回收利用规模达2300万吨。

2017年10月发改委《关于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是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轮胎、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园林废弃物、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润滑油、废纸、快递包装物、废玻璃、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等城市废弃物进行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的场所。基地与城市垃圾清运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对接,将再生资源以原料或半成品形式在无害化前提下加工利用,将末端废物进行协同处置,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建设50个左右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基地服务区域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以上,探索形成一批与城市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废弃物处理模式,切实为城市绿色循环发展提供保障。

06、财政激励

2015年财政部发布《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规定给与废塑料、废旧聚氯乙烯(PVC)制品、废铝塑(纸铝、纸塑)复合纸包装材料汽油、柴油、石油焦、碳黑、再生纸浆、铝粉、塑木(木塑)制品、(汽车、摩托车、家电、管材用)改性再生专用料、化纤用再生聚酯专用料、瓶用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及再生塑料制品等产品原料70%以上来自所列资源,化纤用再生聚酯专用料杂质含量低于0.5㎎/g、水分含量低于1%,瓶用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乙醛质量分数小于等于1ug/g,纳税人通过ISO9000、ISO14000认证的企业,50%退税比例。

Copyright © 2018-2022  上海道勤塑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19016906号